负责设计的同事,很容易就搞了几个界面效果,发给客户看,客户还算满意,顺便还夸了我们几句,不过提议要绿色的。农业局吗,绿色的能表现农业,可以理解。
改了一套绿色的,送过去。人家不满意,提了几个意见。改了又送过去,又不满意;又改,还不满意。美工郁闷了,开始嘟囔,“为什么一开始挺满意,越做反而意见越多,我这么多天,是不是白干了?客户整个就是没事儿找茬,他要做什么,我就做什么,还是不满意。肯定是觉得我们做得太快了,我们应该拖一拖,让他们觉得这个工作很难做。”
工作速度越来越慢。客户也越来越不满意,眼看这活儿要黄。
趁工作间隙,我说,“我给你说说咋回事儿,你看对不?
“农业局要绿色的,这个可以理解,但是他要绿的,你就给他绿的,绿也有很多种啊。
春天的嫩绿,夏天的深绿,秋天的灰绿,冬天的墨绿,客户要哪一种呢?
“或许,他们要的只是春天的感觉,要的是生机盎然,而不是绿,姹紫嫣红都是春,绿不并是关键。只不过,客户不知道如何表达罢了。第一次客户只看到一个粗略的架构,他们并不是满意了,而是相信我们会进一步精化界面,我们不应该放松心态,而应该心存感激。可是后来的设计思路与他们想的并不一样,就着急了,也觉得我们辜负了他们的信任,态度开始不友好。所以,现在最好调整思路,不要沿着客户的描述惟命是从,而应该认真分析客户言语背后的真正意图。关于春天的思路,你试试吧,说不定可以哩。”
美工哼哼叽叽不想动,不过也实在没有别的路子,只能拿我的方法试试。
结果,一下就通过了,客户很高兴,说,这就是我想要的。不过,仍提不了少意见。
我告诉美工,现在通过的只是色彩风格,布局能否满意还是个问题,到时,又提一堆细节问题,你改来改去,原本好的设计就改乱了,最终效果不好看,还会怪你。你最好跟客户沟通一下,看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布局,是喜欢韩式的呀,还是欧式,还是中式的?韩式的都是大图顶头,炫、靓;欧式的超简捷,除了logo之外几乎没有图片;中式的吗,上面是图片,下面一拉不见底,全是文字,就像新浪那样的。
又设计三套,客户选了“中式”的,然后象征性的提了几个意见。真正的程序制作倒不费劲,现有的程序往上一套就行了,两天就搞定,而且兼容所有主流浏览器。
经过这个事情,让我想起项目管理中的一个经典案例,“客户说想要个月亮,怎么办?”
客户说想要什么就要什么,那还得了?客户不是上帝,只不过是财神爷。
需求分析的目的,就是搞清楚客户的真实需求,而不是他张嘴就说的“要什么”。那只是表面现象。
问客户,你要月亮干什么呀?
客户说,我晚上怕黑?
那给你修路灯行不行呀?
客户说,俺家在乡下,没电
那就他给建议,你看,我们公司有个产品,轻便小巧,可以随身携带,能够室内室外全天候使用,一个100块钱,给你打八折优惠,你看怎么样?
OK,10块钱买一个,卖给他就行了。
赚的70元钱,就是需求分析的价值。需求分析不是客户要什么,我们给什么,而是要知道客户在想什么,这样我们才知道做什么。
经常听一些程序员说,某某软件,那么简单,只是增删改查而已,就能卖几十万,肯定是关系户,一脸的不屑。要知道,人家的价值,就是能真正精准的理解用户需求,快速实现预期目标。
技术的确很简单,你也可以做,但在不明晰需求的情况下,做个试试?返工两回,你的成本就超支了,这个时候,你就不会觉得几十万贵了,而会觉得亏。